上回拾捌堂講解了數碼年代下的新興的建築科技(ConsTech),除了有更多數碼年代下興起的科技如運用了AI(人工智能)和大數據(Big Data)的BIM(建築資訊模型、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)外,亦有一些新式建材興起,大減施工時間和更環保耐用。今回繼續講解當今最炙手可熱的建築科技,看看當今的基建使用了甚麼最新的IT科技!各位創科人才和IT人,不妨多留意有何科技能貢獻予建築界,說不定可成為建築科技的一大契機呢!
以下為另外3個熱門的基建科技:
4.塑膠道路(Plastic Road)
是的,你沒有理解錯誤,現時已有企業成功研發以環保塑膠而製成的道路!荷蘭企業KWS研發了一種輕巧的塑膠道路,其原材料是以廢膠製成。他們先收集城市上一些廢棄的塑膠製品,如輪胎、容器、餐具、建材等,經處理後就能作為道路建材。使用塑膠建材除了能實踐環保理念外,亦能大力加快道路的鋪設,無需注入水泥等材料,地底亦能鋪設電線和水管等設施。塑膠道路能大大減省政府在道路建設的支出,更能為城市注入新動力。
荷蘭的塑膠道路示意圖。其建材輕巧堅固,能快速鋪設道路,地底同樣可以鋪設水管電線等設施。(資料來源:KWS網站)
5.區塊鏈記錄施工過程
區塊鏈(Blockchain)的特性是甚麼?不可竄改、去中心化,因此在工程寵大的建築項目上,非常適合使用區塊鏈。由於建築工程涉及大量的材料、進程等資訊,因此區塊鏈能記錄所有施工步驟的過程,如使用了多少材料、涉及多少人力、有有依照步驟進行等。區塊鏈的智能合約(Smart Contract)可用於建築上,除了能杜絕所有偷工減料的可能性,最重要的是所有工序步驟和材料數量等都有跡可尋。在未來發生事故時都能夠從源頭上追究。
區塊鏈可記錄所有工序,其不可竄改、去中心化能保障施工質量安全。
6.人流統計軟件開新道路
這不是純用人臉識别系統(facial recognition)或AI等科技,而是一種結合各類科技如大數據(Big Data)、數據分析(Data Analysis)等科技而成的軟件。美國一間初創公司Sidewalk Lab研發了一套軟件名為Replica,專門為城市規劃而設。該軟件能統計各地區的人流,如甚麼時段是最高峰,哪個位置有最多人流出現,甚至分析附近的公共配套是否能幫助當區人民,從而分析出該區是否需要建設新的道路、車站和地鐵站。城市規劃其實比任何建設更重要,因為一旦規劃不當,對城市、社會和民生的影響非常深遠,沒法補救。Replica正正以科學化分析為當地政府提供最科學化和數據化的意見。
所以見到其實數碼年代下的科技已逐漸影響我們,甚至在基建裡應用,逐步改變我們的生活。其實本港也有使用區塊鏈在地產的例子,中原地產已推出區塊鏈買賣二手樓盤,馬上點擊了解!
三大編輯精選